查看原文
其他

曹坳程:庄稼有疾,瞧瞧土地

我是科学家 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2022-10-01

2021年7月24日

“科普中国-我是科学家”将举办第36期活动

“希望的田野”



本期演讲嘉宾



曹坳程

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

土壤有害生物防控团队首席科学家

《庄稼有疾,瞧瞧土地》



曹坳程预告视频: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&vid=k32619noafx  


土壤是五颜六色的。走的地方越多,直观感觉就越深。


东川红土地 | 图虫创意


我国中部高原的黄土、南方的红土,还有东部灰青色的土…...一方水土一方人,不同的庄稼作物,在不同的土壤中生根发芽。


但之所以山东能产出个头比人高的大葱,三七能够再次生长在“故土”云南文山,湖南的百合可以持续产出…...不仅仅是因为各色土壤的哺育,更需要一代代农学人走入乡野、与农人合作,精进农业技术。


选种、育种固然重要,生养种子的土地也同样重要。可这平平坦坦的、本身不能开花结果的泥土常常被忽略,连我们做饭的第一步,也都是要把它们洗净。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、土壤有害生物防控团队首席科学家曹坳程用亲身经历告诉你,我们的作物长得不壮、产量不好,很可能是土壤生了“病”,要给予土壤足够的重视,热爱我们足下的土地。


我们的作物长得不壮、产量不好,很可能是土壤生了“病” | 图虫创意


想要作物长得好,对症下药很重要。曹坳程喜欢用“作物医生”来称呼自己的事业。选择从事土壤“消毒”领域的科研工作,也要同时肩负起科普的重任。土地重茬(也叫连作)作物可能就长不起来了,“农民有时候不知道这原因是什么,就拼命施肥料,但作物还是生长不好。其实,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土壤的病原菌。”所以,在日常工作中,曹坳程既要用技术解决耕地中遇到的问题,也要向农民推广农业领域最新成果和技术


当然,农业人和农人的关系并不是单向导学关系,而是相互学习。实验室是科学家的主场,土地就是农民的主场。科学家将研究出来的技术带出实验室,带到生产的实际场景中,仍有很多磨合的工作需要完成。


土地就是农民的主场 | 图虫创意


“到生产中我发现很多问题,农民也提出很多问题,我们并不能第一时间解决,所以我也不断地向农民学习,因为农民一天到晚跟土地打交道,他有他的经验。农民不采用专家讲的一些技术是有他的原因的,我们不能把责任都怪农民。我觉得有些技术,确实是没有技术可行性,或者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。”


最初选择学习植保专业是因为有“苹果可看(一声)”,这可是比“看西瓜还要幸福的事情”。带着这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曹坳程已经在这一领域工作38年,也下田38年,一年有二百多天都在各地农田走访。除了苹果,他也见证了诸如大姜、三七、草莓等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大幅提高,千千万万的农户因此脱离贫困,走上幸福之路。


我们把土地喊作“母亲”,对土地质朴的爱,刻在我们的骨子里。像曹坳程一样的农学人更把对土地的热爱化在行动里。“我觉得土地是很神奇的,一个小的姜块,特别小,给它6个半月,它可以长到10多斤。所以大地的确是特别神奇”


中国西藏八宿县瓦达村乡村梯田油菜花风光 | 图虫创意


7月24日,来“我是科学家”,听曹坳程讲一讲,关于土地、关于热爱的故事。


监制&策划:吴欧

编辑&撰稿:杨喜九

排版:尹宁流


2021年7月24日

14:00-16:30

嘉兴 · 嘉兴市科技馆

与你相约,不见不散


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刻报名

(报名7月23日截止)

报名成功者将在7月23日前收到短信通知

名额紧俏,请珍惜到场机会哦~

建议成人及12岁以上青少年参与


报名须知


1、不可携带有色或含糖的饮料、书籍、食物、植物、宠物等入场。

2、建议12周岁以上报名,报名时请如实填写年龄。

3、报名后将由工作人员随机筛选:所有幸运入选的观众,将在7月23日之前给您发送短信通知,请您查收短信或自行查看报名状态。

4、现场凭报名通过审核短信入场。

5、请提前准备好嘉兴健康码,保证健康码为绿码才可进入。

6、请遵守场地防疫要求,全场活动佩戴口罩。


交通贴士


地址:

  • 嘉兴市科技馆

公交:

  • 乘坐2路到“市科技馆”站,向北步行100米到达

导航定位:嘉兴市科技馆(嘉兴市友谊街471号)


点击【阅读原文】,立刻报名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